乌龟身上和头上全是白白什么情况?

乌龟身上和头上全是白白的原因:
一、水霉病
其实乌龟的龟壳上面如果出现了这种白色的絮状物,是一种典型的水霉病,出现这样的病症,千万不要太担心,其实这种病症往往是由于水霉,或者说是一些绵霉菌等等造成的,也就是说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没有注意,从而导致细菌滋生。一般来说出现了这样的病症,应该先将这种乌龟给隔离起来单独饲养,千万

乌龟身上和头上全是白白的原因:

一、水霉病

其实乌龟的龟壳上面如果出现了这种白色的絮状物,是一种典型的水霉病,出现这样的病症,千万不要太担心,其实这种病症往往是由于水霉,或者说是一些绵霉菌等等造成的,也就是说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没有注意,从而导致细菌滋生。一般来说出现了这样的病症,应该先将这种乌龟给隔离起来单独饲养,千万不要传染给别的乌龟,然后在里面放上高锰酸钾溶液,这样能够很好的消毒杀菌,另外还有就是给这种生病的乌龟吃一点抗生素之类的药物,然后再将水换掉,慢慢的乌龟就能够痊愈。

腐皮病

乌龟身上有白色的东西一般是患上了腐皮病。这是一种常见病,患病后乌龟的皮肤会腐烂,同时闻起来还有臭味。想要治疗的话,需要干养一段时间,每天可以泡几次水,但时间不宜太长。另外,还要给病龟涂抹药物,主要用在患处,多选金霉素软膏等,涂抹后不要立刻泡水,让它吸收一下。

羊常见疾病治疗方法

一、羔羊痢疾

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羊痢疾,主要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是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预防方法:在该病易发地区,每年对羔羊用“羊快疫、肠毒血、猝狙、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联苗预防接种,剂量和用法按说明书使用,免疫期一般为9个月。母羊分娩前30天和20天分别皮下注射羔羊痢疾甲醛灭活菌苗2毫升和3毫升,羔羊可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免疫。

治疗方法:

内服土霉素0.2~0.3克或土霉素、蛋白酶各0.2~0.3克,水调灌服,每天2次,连服2~3天;也可将敌菌净与磺胺按1∶5的比例混合后灌服病羔,每公斤体重用药30毫克。

二、羔羊肺炎

由肺炎球菌和羊霉形体引起。此病多发生于冬末春初昼夜温差大的季节,并多见于瘦弱母羊产下的羔羊。由温带转入寒带饲养的羊所产羔羊发病率高。预防方法:在发病严重地区,给母羊和2月龄以上的幼龄羊注射羊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2~3毫升。

治疗方法:

⑴胸腔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各10万~20万单位,在倒数第6~8肋间,背部向下4~5厘米处进针深1~2厘米,每天2次,连用3~4天。

⑵肌肉注射磺胺嘧啶,每天2次,每次2~3毫升,连用3~4天。

⑶枝原净、泰乐霉素口服或注射,每公斤体重用药45毫克,每天1次,连用6天。

三、羔羊腹泻

多种病原微生物都能引起羔羊腹泻,其中主要是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杆菌、轮状病毒、牛腹泻病毒等。该病一般发生于7日龄内羔羊,以2~4日龄羔羊发病率最高。

防治方法:

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⑴口服土霉素、链霉素各0.125~0.25克,也可再加乳酶生1片,每天2次。

⑵肌肉注射痢菌净,每次1~2毫升,2次即可。

⑶口服杨树花煎剂、增效泻痢宁、维迪康,对病毒引起的腹泻疗效较高。

四、眼病

该病多发生在温湿度较高的夏秋季节,传染很快,多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可达90%~100%,但病死率很低。病羊流泪,羞明,疼痛,结膜充血,浮肿,角膜混浊,严重的角膜呈云雾状,最后视力可能完全丧失。病羊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掉膘。

防治方法:

⑴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0.5%~1%的明矾溶液进行冲洗。

⑵用氯霉素、氟哌酸或红霉素、金霉素眼药膏(水)点眼治疗。

⑶用皮脂类固醇药物(如地塞米松、0.1%~0.2%氢化可的松)配合抗生素、麻醉药进行结膜下注射治疗。

五、羊流感

波尔山羊耐高温不耐低温,酷暑中即便暴晒也很少中暑。但一入秋,羊只早晨大多不太愿意出圈,易患感冒,流鼻涕。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呼吸急促(每分钟120次左右),肺部无明显锣音,体温达40.5℃左右。一般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无效。

病因:

引进的波尔山羊尚未完全适应我省的气候条件,尤其是春秋季节气温变化剧烈,易导致波尔山羊发生“流感”。

治疗方法:

每天上午用复方氨基比林20毫升,下午用安乃近20毫升肌肉注射,连用2天,另加地塞米松10毫升注射。经过治疗,第3天可痊愈。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每天每100公斤体重用长效青霉素10毫升、卡那霉素250万单位分别作肌肉注射,每天2次。

寄生虫病

羔羊的体外寄生虫主要有疥癣、虱蝇;体内寄生虫病主要有线虫病、绦虫病等。防治寄生虫病的基本原则:外界环境杀虫,消灭外界寄生虫环境中病原,防止感染羊群;消灭传播者蜱和其他中间宿主,切断寄生虫传播途径;对病羊及时治疗,消灭体内外病原,做好隔离工作,防止感染周围健康羊;对健康羊进行化学药品预防。根据寄生虫普遍存在的特点,每年定期驱虫。一般每年4~5月份及10~11月份各驱虫1次,当年羔羊应在7~8月份驱虫1次。还可用辛硫磷(浓度为0.25%~0.5%)、林丹乳油(浓度为0.025%)、单甲脒杀虫脒(药液与水按1∶500配制)、倍特(即5%溴氰菊酯水剂,50×10-6~80×10-6浓度)等药浴。

其他羊的常见疾病:

1、干瘦病

该病以羊日渐消瘦,光吃草料不长膘为主要特征。

治疗方法:抗蠕敏20毫升/千克体重,钙片0.4片/千克体重,鱼肝油0.4粒/千克体重,复合维生素B0.4片/千克体重,1日1次,连用5天。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适当增加精饲料的饲喂量,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

2、感冒

羊感冒多发于天气多变的早春和初秋,该病以病羊体温升高、精神萎靡、突然不食为主要特征。

治疗方法:青霉素4万国际单位/千克体重,安痛定0.4毫升/千克体重皮下注射,1日2次,连用3天。

3、拉稀

拉稀是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拉稀分为水样拉稀和拉痢两种,引发原因很多。

治疗方法:

3.1水样拉稀

处方1:矽碳银0.4片/千克体重,磺胺脒0.4片/千克体重,1日2次,连用2天。

处方2:庆大霉素1.6万国际单位/千克体重,皮下注射,1日2次,连用3天。

3.2拉痢

处方1:磺胺眯0.4片/千克体重,1日2次,连用2天。

处方2:庆大霉素1.6万国际单位/千克体重,1日2次,连用2天。

4、烂嘴病

该病是由大分子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口腔病变为主要特征。传染迅速,多发于冬春季,长途运输易发生。该病的死亡率极低,但危害性很大。

治疗方法:采用冰硼散涂以患处,1日2次,2-3天即可痊愈。

5、肺炎

该病以流涕、咳嗽、体温升高为主要特征。

治疗方法:

处方1:链霉素8万国际单位/千克体重,青霉素8万国际单位/千克体重,安痛定0.4毫升/千克体重,皮下注射。

处方2:卡那霉素6万国际单位/千克体重,安痛定0.2毫升/千克体重,肺部7-9肋间用16号人用细针头肺内注射。

6、撑死病

此病一般由于羊偷食玉米、大豆、高粱等精料过多而引发酸中毒而死亡。

治疗方法:轻者内服硫酸钠或静注小苏打;重者施行洗胃术。

7、胎衣不下

该病以母羊分娩后胎衣滞留不下为主要特征。

治疗方法:缩宫素0.6单位/千克体重,皮下注射。10分钟后,用镊子镊着胎衣进行轻轻拉拽,胎衣即可脱下。

8、异食癖

病羊以食毛、塑料纸、土等为主要特征。

治疗方法:钙片0.4片/千克体重,复合维生素B 0.4片/千克体重,鱼肝油0.4粒/千克体重,1日2次,连用3天。

9、瞎眼

该病春秋多发,易传染,危害性不大。主要症状为眼结膜严重充血,流泪、有眼屎。严重者眼睑肿胀。

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1日4~5次,2~3天即可痊愈。

10、不发情

该病多由于遗传或生理疾病所致,主要表现为病羊到生理成熟期后仍然迟迟不发情。

治疗方法:三合激素12毫升/千克体重,皮下注射,注射后3日内发情不配,待到18日后发情再进行配种。

注意:对于久治不愈的遗传因素导致的不发情的母羊,为了提高养殖效益,要进行及时淘汰。

11、羊鼻蝇

羊鼻蝇俗称“掉鼻”,是由于羊鼻蝇蛆引起的以流浓稠鼻液、打喷嚏、甩鼻为主要特征的寄生虫病,该病以春、夏、秋三季节多发。

治疗方法:

处方1:阿福丁0.25毫克/千克体重内服,一般1次即可治愈。

处方2:敌百虫0.2%~0.3%溶液滴鼻,1日3次,连用2天。

常见寄生虫病

山羊是草食动物,在日常饲养管理上如不注意,往往会因寄生虫的感染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患病羊轻者消瘦,生长缓慢,生产力下降;重者死亡。

对寄生虫病的防治,在于平时加强羊群饲养管理,注意羊舍卫生,饲草干净,饮水清洁;增强羊群体质,提高抵抗力;治疗病羊,消灭体内外病原;粪便处理,环境杀虫,消灭外环境病原体;对羊群进行定期预防性驱虫。

根据寄生虫的生活特点,一般每年4月份~5月份及10月份~11月份各驱虫一次。药物驱虫一周后,宜再驱一次,以便使体内幼虫得以驱除。驱虫后要注意羊粪的收集,并集中堆积发酵处理,防止病原扩散,引起重复感染。

现将羊易患的各种内外寄生虫病及其具体治疗方法分述如下。

1.片形吸虫病

片形吸虫病是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由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所致。该病分布于全世界,我国遍布各地。主要危害羊、牛,人也可感染。贫血、感染山羊呈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危害相当严重,尤其对幼畜可造成大批死亡。

治疗片形吸虫病的药物较多,可选用

①硝氯酚,每千克体重4毫克~5毫克,一次日服,对童虫无效。

②硫双二氯酚,每千克体重80毫克一100毫克,一次日服,对成虫有效。

③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0毫克一15毫克,一次口服,对成虫有效,且对童虫也有一定疗效。

④三氯苯唑(肝蛭净),每千克体重10毫克,一次口服,对成虫、童虫均有效。

5、溴酚磷(蛭得净),每千克体重12毫克,一次日服,对成虫、童虫均有效。

⑥双乙酰胺苯氧醚(可利苄),每千克体重100毫克,一次口服,主要对童虫有效。

2.前后盘吸虫病

前后盘吸虫病由多种前后盘吸虫寄生于羊等反当兽的瘤胃和胆管壁上引起的,一般成虫的危害不甚严重,但若大量童虫在移行过程中寄生在真胃、小肠、胆管和胆囊时,可引起严重的以顽固性下痢为特征的疾病,甚至发生大批死亡。青壮龄羊最易感染,发病重,死亡多。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遍及各地,南方比北方多见,且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甚高。

[防治]

参照片形吸虫病。氯硝柳胺,每千克体重75毫克~80毫克,一次口服,对童虫疗效很好。

3.日本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分体吸虫寄生于人、牛、羊等的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俗称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亚洲,在我国分布很广,遍及长江沿岸及其以南各省区。本病长期危害着疫区人、畜,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

[防治]

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有:

①毗喹酮,每千克体重40毫克,一次日服,疗效显著。

②硝硫氰胺,每千克体重60毫克,一次日服,疗效确实。

4.莫尼斯绦虫病

莫尼斯绦虫病是由扩展莫尼斯绦虫和贝氏莫尼斯绦虫寄生于羊小肠内引起的疾病,常呈地方性流行。特别对羔羊危害严重,不仅影响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成批死亡。全世界分布,我国分布也很广,广大牧区几乎每年都有不少羔羊死于本病,农区有局部流行。

常用的驱虫药物有:

①氯硝柳胺,每千克体重75毫克~80毫克,一次口服。

②硫双二氯酚,每千克体重80毫克~100毫克,一次口服。

③吡喹酮,每千克体重10毫克~15毫克,一次日服。

5.脑多头蚴病

脑多头蚴病是由寄生于犬的多头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羊等的脑或脊髓内引起的疾病。它是危害羔羊的一种重寄生虫病。世界性分布,我国各省、市、区均有报道,但多呈地方性流行,并可引起动物死亡。

[防治]

施行手术摘除,但脑后部及深部寄生者则较困难。近年来用吡喹酮和丙硫咪唑进行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6.血矛线虫病

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羊等反刍兽的真胃、小肠内引起的,病原体致病力强,也常和其它毛圆科线虫混合感染。世界性分布,我国遍及各地。羊群感染率可达70%~80%以上,绘畜牧业经济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失。

[防治]

治疗可选用的药物有:两硫咪唑,每千克体重5毫克~10毫克;左咪唑每千克体重6毫克~8毫克;噻苯唑每千克体重30毫克~70毫克,一次口服;依维菌索每千克体重0.2毫克,一次皮下注射。

7.食道口线虫病

食道口线虫病是由多种食道口线虫的成虫和幼虫寄生于肠腔与肠壁所引起的。有些幼虫可在肠壁形成结节,故又称结节虫病。世界性分布,我国各地普遍存在。引起羊生产力下降,甚至死亡,结节病变常影响肠衣加工而废弃,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诊断与防治]

参照血矛线虫病。

羊常见传染病

1.羊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生殖器官和胎盘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症。

[症状]

本病常不表现症状,而首先被注意到的症状是流产。流产前食欲减退、口渴、萎顿、阴道流出黄色粘液。流产多发生于怀孕后的第三个月、第四个月。流产母羊多数胎衣不下,继发子宫内膜炎,影响受胎。公羊表现荤丸炎,辜丸上缩,行走困难,拱背,饮食减少,逐渐捎瘦,失去配种能力。其它症状可能还有乳房炎、支气管炎、关节炎等。

[防治]

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只有加强预防检 疫。①定期检疫。羔羊每年断乳后进行一次布氏杆菌病检疫。 成羊两年检疫一次或每年预防接种而不检疫。对检出的阳性羊 要捕杀处理,不能留养或给予治疗。②免疫接种。当年新生羔 羊通过检疫呈阴性的,用“猪2号弱毒活菌苗”饮服或注射。羊 不分大小每只饮服500亿活菌。疫苗注射,每只羊25亿菌,肌 肉注射。

2.羊炭疽

炭疽是一种人和多种家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 病。其特点是败血症变化,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和浆膜下组织呈 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

[症状与病变]

多为最急性,体温42℃以上,突然发病,患 羊昏迷,眩晕,摇摆,倒地,呼吸困难,结膜发绍,全身战栗,磨 牙,口、鼻流出白色泡沫,肛门、阴门流出血液,且不易凝固,呼吸 加快,心跳加速,粘膜发组,后期全身痉挛,天然孔出血,数小时 内即死亡。剖检外观可见尸体迅速腐败,极度膨胀,天然孔流 血,血液呈暗红色煤焦油样,凝固不良,可视粘膜发组或有筋状 出血,尸僵不全。对死于炭疽的羊严禁解剖。

[治疗]

必须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治疗。

①血清疗法。患 病后立 Bp皮下或静脉注射抗炭疽血清50毫升一120毫升,12小 时后如体温不下降,再注射一次。

②药物治疗。青霉索肌肉注 射,大羊160万单位一240万单位,小羊80万单位一160万单 位,每6小时一次。

③10%磺胺嚼睫钠注射,第一次30毫升一40毫升,每隔8小时注射20毫升一30毫升。

④也可酌情选用 土霉索、四环索、链霉索等。

3.口蹄疫

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羊、牛、猪等偶蹄动物急 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口腔粘膜、蹄部及乳 房等处皮肤上发生水疱和烂斑。

[症状与病变]

病羊口腔粘膜上可见水疱、烂斑和弥漫性 炎症变化,病羊体温升高,精神沉郁,不爱吃食或完全废绝,在放 牧中可见病羊瘸腿掉群或卧地不起。个别情况下发生死亡。羔 羊多为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突然死亡,病死率高达50%以上。 剖检在食道和前胃粘膜上有水疱、烂斑和痂块。真胃及肠粘膜 有卡他性出血性肠炎。死于急性心肌炎的羔羊,可在左心室壁 和中膈心肌切面上见到黄白相间的条纹或斑点(“虎斑心”病 变)。

[诊断]

根据症状、流行特点可作初步诊断。为鉴定病毒 型,可取水疤皮或水疤液置50%甘油生理盐水中,或采取恢复 期血清,迅速送有关部门鉴定。

4.羊口疮

羊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疮,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病毒性传 染病。羔羊多为群发,以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疱、 溃疡和结成统状厚疯为特征。养羊国家均有本病报道,我国也 有报道。

[症状]

唇型常见,在口角或上唇,有时在鼻镜上发生散开 的红斑、痘疹或小结节,继而形成水瘤和脓疱,脓疱溃破后续成 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由于有渗出液,疯垢逐渐扩大、加厚。 如果为良性, 1周一2周则痂皮干燥、脱落而恢复正常。一般无 全身症状。严重病例,患部继续发生痘疹、水疤、脓疱和痂垢,并 互相融合,波及整个口唇及眼险和耳廓。疯垢不断增厚,疯垢下 伴有肉芽组织增生,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棍状隆起。唇部肿 大影响采食,病羊日趋衰弱而死亡。有些病例还常伴有化脓菌 和坏死杆菌等继发感染,引起深部组织的化脓和坏死,使病情恶 化。蹄型多见于绵羊,常为一胶,在蹄叉、蹄冠和系部皮肤上形 成水癌、脓疱和溃疡。病羊破行,长期卧地,衰竭而死亡。

[治疗]

唇型可先用水杨酸醋将疯垢软化,然后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再涂以龙胆紫、碘甘油或5%土 霉素软膏,每天1次一2次。蹄型应在加强护蹄的情况下进行 消毒和外科处理。

5.羊痘

羊痘是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无毛或 少毛的皮肤和粘膜上生痘疹为特征。典型病例初期为痘疹,后 变水疤、脓癌,最后干结成疯脱落而痊愈。

[症状]

病初体温升高至41℃一42℃,精神不振,食欲减 退,拱腰发抖,眼睛流泪,咳嗽,鼻孔有粘性分泌物。2天一3天 后在羊的嘴唇、鼻端、乳房、阴门周围及四肢内侧等处的皮肤上 发生红疹,继而体温下降,红疹渐肿突出,形成丘疹。数日后丘 疹内有浆液性渗出物,中心凹陷,形成水疤,再经3天一4天水 疤化脓形成脓疤,以后脓疤干燥结疯,再经4天一6天疯皮脱落 溃留红色疤痕。该病多继发肺炎或化脓性乳房炎,怀孕后期的 母羊多流产。有的病例不呈现上述典型经过,仅出现体温升高 或出少量痘疹,或痘疹呈结节状,在几天内干燥脱落,不形成水 疤和脓瘤。有的病例见痘内出血,呈黑色痘。有的病例痘疤发 生化脓或坏疽,形成较深的溃疡,发出恶臭,致死率很高。其病 变在前胃或皱胃的粘膜上往往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半圆形坚实, 的结节,单个或融合存在。有的引起前胃粘膜糜烂或溃疡,咽和 支气管钻膜也常有痘疹,肺有干酪样结节和卡他性肺炎区,淋巴 结肿大。

[治疗]

对羊痘的治疗目前无特效药,主要是做好预防和 对症治疗。在痘疹上或溃烂处涂碘甘油、紫药水等,结节可用针挑烂涂以碘配。体温升高时为防继发乳房炎等,可肌注青霉素、链霉素等。用量为每次青霉素160万单位一240万单位,链霉 索100万单位一200万单位。每日两次,羔羊酌减。病愈后的 羊可产生终身免疫。

6.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俗称烂肺病,是一种山羊特有的接触性传染病,病程较急,有时呈慢性经过。其特征是高热咳嗽及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索性炎症。

[症状]

病韧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随即咳嗽,流浆性鼻液,4天~5天后咳嗽加重,干而痛苦,鼻液变为脓性,常粘附于鼻孔、上唇,呈铁锈色。呼吸困难,高热稽留,腰背拱起呈痛苦状。孕羊大部分流产。肚胀腹泻,甚至口腔溃烂,眼脸肿胀,口半开张,流泡沫样唾液,头颈伸直,最后病羊衰竭死亡。病期多为7天一15天,长的达1个月,幸而不死的转为慢性。病变多局限于胸部,胸腔有淡黄色积液,暴露于空气后发生纤维蛋白凝块,肺部出现纤维蛋白性肺炎,切面呈大理石样。胸膜、心包膜粘连。支气管琳巴结和纵踊淋巴结肿大,有出血点,心包积液,肝脾肿大,肾脏肿大,被膜下可见有小出血点。

[治疗]

①新砷矾纳明(九一四)静注。成羊0.3克~0.5克;5月龄以下羔羊0.1克~队2克;5月龄以上的青年羊0.2克~0.14克,溶于50毫升~100毫升的糖盐水中一次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3天~5天后再注射一次,剂量减半。

②土霉素25毫克/千克~50毫克/克,每日分两次日服。

③氯霉素30毫克/克~50毫克/克,分两次口服。

④病初也可应用中药草清肺散煎后灌服。

常见胃肠疾病

1.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也叫急性瘤胃扩张,指瘤胃内充盈过量的饲料,致使瘤胃壁扩张和停滞,瘤胃容量增大引起瘤胃运动及消化机能障碍。本病多发生于舍饲羊或瘦弱羊。

[症状]

一般于采食后不久发病,常表现为食欲度绝,反应停止,鼻端干燥,精神沉郁,拱背,磨牙,呻吟,有时见有空嚼或流涎,个别或许见到呕吐现象。病羊拱腰低头,四肢集于腹下或张开,摇尾顾腹不安,腹围臌大,左肷充满。触诊瘤胃,病羊表现疼痛,腹壁紧张,内容物呈面团状,以拳压痕恢复较慢,深部有坚实感。病情加重时呈呼吸困难,结膜发绀,脉搏增数。若无并发症,体温正常。因过食大量豆谷精料所引起的积食,通常呈急性,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侧卧、脱水及致中毒症状。

[治疗]

以排除积食、抑制发酵、兴奋瘤胃、恢复机能为主。若病情严重,用药物难于消除者,可施行手术疗法。

①按摩疗法:按摩瘤胃,每天可进行多次,每次10分钟~20分钟。适当运动,促进瘤胃蠕动。

②洗胃疗法:将胃导管插入羊瘤胃中二外部导管位置放低让胃内容物外流。不流时,可灌人适当温水,用手按摩瘤胃予以配合,再将外部导管头放低让其胃内容物外流,如此反复数次即可。而后再灌人碳酸氢钠片0.3克×50片、人工盐50克、酵母片0.5克×50片,健康羊胃液适量,一般一次即愈。

③药物疗法:用静脉注射促反刍液。酒石酸锑钾0.5克~1克,酒精5毫升~10毫升,加水100毫升,一次口服。硫酸钠50克,大黄苏打0.3克×50片,鱼石脂2克,陈皮酊30毫升,石蜡油200毫升,一次灌服。羔羊酌减。中药可服用三仙硝黄散,体质弱者可服用黄芪散。严重的瘤胃积食,经药物或洗胃治疗效果不好时,应早期作瘤胃切开术。

2.胃肠炎

胃肠炎是指某种病因引起胃肠粘膜及其深层组织发生的炎症。羊多以肠炎为主。

[症状]

病羊精神不振,食欲及反刍减少或消失,皮温不整,鼻干燥,经常有口腔炎及大量唾液流出。脉搏及呼吸加快,瘤胃蠕动缓慢,有时发生轻度臌气,瘤胃蠕动有时加剧,常有嗳气现象。触诊腹部有痛感。腹泻,粪便稀软或水样,恶臭或腥臭,羊尾常常被粪便污染。腹泻时肠音增强,病至后期则肠音减弱或消失。当炎症主要侵害胃及小肠时,肠音则逐渐变弱,排粪减少,粪干色暗,常有粘液混杂,后期才出现腹泻。继发性胃肠炎,首先出现原发病症状,而后呈现胃肠炎症状。

[治疗]

首先要查明并消除病因。治疗原则是清理胃肠。保护肠粘膜,制止胃肠内容物腐败发酵,维护心脏机能,解除中毒,预防脱水和加强护理。

①人工盐15克、石蜡油30毫升,成羊一次内服。而后灌磺胺脒0.25克×8片,小苏打0。3克×8片,次苍3克加水,成羊一次日服,日服3次。

②拉水样粪便时,用活性炭20克~40克,次苍3克,鞣酸蛋白2克,磺胺脒4克,成羊一次口服。重者还可肌注硫酸阿托品,止泻。

③复方新诺明片0,5克×4片,小苏打0.3克×6片,鞣酸蛋白0.3克×7片,成羊一次日服。

④硫酸庆大霉索10万单位1支,1%硫酸黄连素10毫升×1支,后海穴注射。

⑤用氯霉素片,羔羊每次0.25克,每天日服2次~3次。

⑥当脱水时可输液,糖盐水500毫升,10%安钠加2毫升,40%乌洛托品5毫升,一次静脉注射。严重脱水时,还需补钾、补碱、补维生素C等。

⑦中药可服用白头翁汤、郁金散、乌梅散等治疗。

3.羔羊消化不良

羔羊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本病的特征主要是消化机能障碍和不同程度的腹泻。羔羊到2月龄~3月龄以后,此病逐渐减少。

[症状]

羔羊消化不良多发生于哺乳期,病的主要特征是腹泻。粪便多呈灰绿色,且其中混有气泡和白色小凝块(脂肪酸皂),带有酸臭味,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及饲料碎片。伴有轻度臌气和腹痛现象。持续腹泻时由于脱水,皮肤弹性降低,被毛蓬乱失去光泽,眼球凹陷。单纯性消化不良体温一股正常或偏低。中毒性消化不良可能表现一定的神经症状,后期体温突然下降。

[治疗]

原则:应改善卫生条件,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护理,抑菌消炎,促进消化,防止酸中毒,制止胃肠的发酵和腐败过程。

①禁食8小时~10小时,喂以温的生理盐水或糖盐水。

②消化不良,腹泻肚胀,可用助消化药乳酶生 1克~2克、酵母片2克加温水混奶内喂服。

②严重腹泻,粪便灰暗,除用助消化药外,肌注卡那霉素2万单位/千克,一日2次;或氯霉素片0.1克~0。2克,同胃蛋白酶加水灌服,一日3次;脱水时静注糖盐水250毫升~300毫升,10%安钠加 1毫升。

④如母羊乳汁不足或母羊因病不能哺乳时,可给哺人工初乳(鱼肝油10毫升~15毫升,氯化钠10克,鲜鸡蛋3个~5个,新鲜牛乳1000毫升,混合搅匀),羔羊50毫升~100毫升。开始给正常量的四分之一,以后逐增至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并用温开水稀释一倍左右喂给。

羊病的防制措施

1、搞好饲养管理

增强个体的抗病能力加强饲养管理严格遵守原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饮污水和冰冻水,使用权羊膘肥体壮,提高个体的抗病能力。

2、搞好环境卫生

圈舍做好清毒工作。圈养羊应保持圈舍、场地和用的卫生。经常清扫圈舍,对粪便、尿等污物集中堆积发酵30天左右。同时定期用消毒药(如:百毒杀、易克林惠昌消毒液等到高效低毒药物)对圈舍场地进行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

3、有计划地搞好免疫接种工作对羊群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羊传染病菌的重要措施。目前预防羊主要传染病菌的疫苗有以下几种:

(1)无毒炭疽芽苗用于预防羊炭疽。

绵羊皮下注射0。5毫升,注射后14天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一年。(此苗不能用于山羊)

(2)破伤风

明矾沉降类霉素用于预防破伤风。羊颈部皮下注射0。5毫升,1个月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第二年再注射1次,免疫期可持续4年。

(3)绵、山羊痘弱毒冻干苗

用于预防绵、山羊痘。接瓶签上的头数应用,每头份用0。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每只羊皮内注射0。5毫升(不论大小瘦弱、怀孕均可同量)。注射后5-8天肿胀,硬结,5-10天逐渐消失。注射后4-6天可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1年。

(4)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三联四防苗

用于预防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干粉苗:用20%铝胶盐水溶解不论羊只年龄大小均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湿苗(又称羊四联苗):应用前摇均后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免疫期6个月。

(5)中口型口蹄疫天活疫苗

用于预防羊O型口蹄疫。肌肉注射:成年羊每只2毫升,羔羊每只1毫升。注射后15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个月。注射后出现不良反应用肾上腺素救治。免疫接种对体质健壮的成羊会产生很强的免疫力,对幼羊,体弱或患慢性疾病的羊效果不佳。而对于怀孕母羊,特别是临产前的母羊,接种时由于驱赶、捕捉和疫苗反应等有时会引起流产、早产,影响胎儿发育和免疫效果不佳。应该注意交通规则于疾病威胁区不应考虑上述结果,为确保羊群健康,应紧急预防接种疫苗。

4、发生传染病时应采取措施

羊群发生传染病后,应立即进行隔离、封锁,逐级上报畜牧兽医部门,由市、县级兽医部门确诊,按国家〈动物防疫法〉做无毒化处理。

(二)羊主要传染病及其防治方法

1、口蹄疫

它是由偶蹄兽共同晚染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1)流行情况:

该病侵害多种动物(羊、牛、猪、骆驼等)和人。传染源是病畜和带毒动物,经消化道和呼吸侵入,也可随空气流动传播,无季节性。

(2)症状:

患羊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5-41。5度。精神不振,口腔粘膜、蹄部皮肤形成水疱,疱破后形成溃疡和靡烂。病羊表现疼痛,流涎,涎水呈泡沫状。常见的部位唇内面、齿龈,舌面及颊部粘膜,有的在蹄叉,蹄冠,有的在乳房,水疱破裂后眼观形成痕。羔羊易发生心肌炎死亡。有时呈现出血性胃肠炎。临床与羊传染性脓疱病鉴别:羊传染性脓疱病发生于1周岁以下的幼龄羊,特征:口唇郏部水疱、脓疱及疣状痂,在齿龈,舌面、唇内也有脓、疣状厚痂的疱,但不流涎。初期体温变化不大。

(3)防治方法

(1)发病后要及时上报,划定疫区,由动物检疫部门的扑杀销毁疫点内的同群易感家畜;被污染圈舍、用具,环境严格彻底消毒;封锁疫区防止易感畜及其产品运输,把病源消灭在疫区内。

(2)对威胁区的易感家畜紧急接种疫苗防止疫病的扩散。

(3)该病只能预防,无治疗药品,不准治疗。

2、羊快疫

本病病原为腐败梭菌引起的,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病菌突然病和被子短,真胃出血,炎性损害。

(1)流行特点:

腐败梭菌常以芽胞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耕地及沼泽之中。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芽胞进入羊消化道,多数不发病。在气候骤变,阴雨连绵、秋、冬寒冷季节,引起羊感冒或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腐败梭菌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发病死亡。

(2)临床症状:

发病突然,不见症状在放牧或早晨死亡。急性病羊表现为愿行走,运动失调,腹围膨大,有腹痛,腹泻,磨牙,抽搐,最后衰弱昏迷,口流带血泡沫。多在数分钟至几小时死亡,病程极为短促。

(3)防治措施

(1)该病以预防为主。用羊三联苗搞预防注射。湿苗每年春秋两次,子苗每年一次。

(2)羊以舍饲为好,防止放牧时误食被病菌污染饲料和饮水。

(3)注意舍内的保暖通风,饲料更换时要逐渐完成,不要突然改变。

(4)治疗:

可肌注青毒素每次80-160万单位,首次剂量加倍,每天3次,边用3-4天。或内服磺胺脒0。2克/公斤体重,第二天减半,连用3-4天。

3、羊肠毒血症

该病由魏氏梭菌,又称产产所黄膜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又称软肾病。

(1)流行特点:

魏氐梭菌为土壤常在菌,羊采食被芽胞污染的水和饲草进入消化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多表现在春夏之交和秋季牧草给籽后呈散发性流行。

(2)症状:

多数突然死亡。病程略长分两种类型,一类是搐搦为其特征,另一类是昏迷和静静死亡。前者倒前四肢强烈划动,肌肉颤搐,眼球转动,磨牙,口水过多,关颈抽搐2-4小时死亡,后者病程不急,早期步态不稳,卧倒,并有感觉过敏,流涎,上下颌“咯咯”作响,继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羊发生腹泻,常3-4小时静静死去。

(3)防治措施

(1)预防参照羊快疫

(2)治疗:

用抗生素或磺胺药结合强心,镇静等对症治疗。也可灌服石灰水,大羊200毫升,小羊50-80毫升。

4、羊猝狙

该病是由C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一种毒血症,以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

(1)流行特点:

与羊快疫和羊肠毒血症相同。

(2)症状:

C型魏氏梭菌随饲草和饮水进入消化道,在小肠的十二指肠和空肠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病程短,未见症状突然死亡,有时病羊掉群,卧地、表现不妥、衰弱成痉挛,数小时内死亡。

(3)防治措施参照羊快疫。

5、羊的传染性脓疱病(又称口疮),

该病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又称羊口疮病毒)引起的,羔羊多群发,特征为口唇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

(1)流行特点:

绵羊、山羊以3-6月龄羔羊发病最多,成年羊同样易感,人和猪也可感染,无季节性,以夏秋季多发。自然感染主要由购入病羊或带毒羊而转入健康羊群,引起群发,通过被污染的圈舍、牧场,用具而引起,病毒的抵抗力较强,所以本病在羊群中危害多年。

(2)症状:

分三种类型:唇型、蹄型,外阴型。唇型:口唇嘴角部‘鼻子部位形成丘疹、脓胞,溃后成黄色或棕色疣状硬痂,无继发感染1-2周痊愈,痂块脱落,坡肤新生肉芽不留瘫痕。严重的,颓面、眼脸、耳廓、唇内面、齿龈、郏部、舌及软腭粘膜也有灰白或浅黄色的脓疱和烂斑,这时体温升高,还可能在肺脏,肝脏和乳房发生转移性病灶,继发肺炎或败血病而死亡。蹄型:多数单蹄叉、蹄冠系部形成脓疮。外阴型的少见。与羊痘的鉴别:羊痉的痞疹多为全身性,而且病羊体温升高,全身反应严重。痘疹结节呈圆形突出于皮肤表面,界限明显,似脐状。

(3)防治措施

(1)本病菌流行时,病羊应隔离饲养,禁止放牧,圈含每两天用百毒杀(或其它药也可)消毒1次,连用6-9天,防止病原体传播。

(2)可先用水杨酸软膏软化痂垢,除去痂垢后再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然后涂2%龙胆紫,碘甘油溶液或土霉素软膏或呋喃本标软膏每日1-2次。口腔脓疱用0。1-0。2%高锰酸钾或生理盐水冲冼创面后,涂撒冰硼散,每天2次连用7天,痊愈为止。继发咽炎或肺炎者,肌注青毒素或磺胺嘧啶钠。

想学习更多养羊知识,您关注我的今日头条,感谢您的评论、点赞、收藏,是我发文的动力!把养羊知识转发分享给更多养羊朋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本文只为分享,如有侵权,联系下方qq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25日
下一篇 2023年10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28413864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