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大夫开药方。民间故事传说:古时某父子俩得了怪病,久医无效,悲观失望。忽有一老人告之说:入伏后每天吃伏羊,七天一只,喝汤食肉,七七四十九天后必见奇效。
父子俩听后而试,吃了一只羊后咳嗽消失了,吃了三只羊后,没了气喘。又连续吃了7只羊,脸色红润,病已全愈。以后众人纷纷效仿,便成了伏天吃羊肉的一种习俗。
初伏第一天吃什么最好 1、馄饨 在南方部分地区,如 上海 等初伏要吃馄饨,其实对于南方人来说zhi,馄饨和饺子几乎是一种食物。上海人人有“初伏馄饨二伏茶”的说法。
2、饺子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入伏的时候,刚好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在北方,入伏天肯定要吃饺子。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3、汤面 入伏的第一天,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习俗,南方如上海是吃馄饨,广州是吃汤面。面条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而且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所以吃起来会产生较强的饱腹感。
4、鸡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炖鸡的时候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淤寒,防止发寒病。
5、火腿 杭州 人说“头伏火腿二伏鸡”。中医认为,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最为最佳。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营养不足。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入伏习俗:1、贴三伏贴;2、头伏吃饺子;3、头伏种萝卜,二伏种菜;4、给牛改善饮食;5、六月六晒伏。 入伏之后是一年之中天气最炎热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伏天。一般入伏之后有哪些习俗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 01 贴三伏贴:三伏贴是民间的一种老习俗,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现代。据说,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利用这一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腰痛、腿疼、肩椎炎以及风湿病都是有很好的效果的。 02 头伏吃饺子: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并且还有很好的滋补效果。 03 头伏种萝卜,二伏种菜:萝卜和白菜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蔬菜,一般进入头伏之后就要开始种植萝卜了,一般头伏的时间为10天。10天之后进入二伏,这个时候就可以种植白菜了。 04 给牛改善饮食: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 05 六月六晒伏:入伏是阳光最强烈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将家里衣柜里面的衣服拿出来,晒太阳,可以起到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本文只为分享,如有侵权,联系下方qq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