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以下是秋季养生秘笈:
一、秋季养生要防燥。二、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 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
三、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四、饮食宜养阴,滋润多汁,具体方案如下: 养肺:
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
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菠菜、鳖肉、乌骨鸡、猪肺、豆浆、饴糖、
鸭蛋、蜂蜜、龟肉、橄榄。此外还可适当食用一些药膳,
如:参麦团鱼、蜂蜜蒸百合、橄榄酸梅汤等。 在此基础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
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 吃粥:
秋天常食的粥有:
山楂粳米粥、鸭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萝卜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饼粳米粥等。 健身汤:秋季常食的汤有:
百合冬瓜汤、猪皮番茄汤、山楂排骨汤、鲤鱼山楂汤、
鲢鱼头汤,鳝鱼汤、赤豆鲫鱼汤、鸭架豆腐汤、枸杞叶豆腐汤、
平菇豆腐汤、平菇鸡蛋汤、冬菇紫菜汤等。 多吃鱼:
不妨吃点鱼肉,
1 鲫鱼:又名鲋鱼,味甘性温。功效为利水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清热解毒等,
主治浮肿腹水、产妇乳少、胃下垂、脱肛等症。 2 带鱼:可补五脏、祛风、杀虫,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
可用作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辅助疗法。常吃带鱼还可滋润肌肤,保持皮肤的润湿与弹性。 3 青鱼:有补气养胃、化湿利水、祛风解烦等功效。
食用可治疗气虚乏力,胃寒冷痛、脚气、湿痹、疟疾、头痛等症。
青鱼所含锌、硒、铁等微量元素,还有防癌抗癌作用。 4 鲤鱼:味甘性温。有利尿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之功效。主治浮肿、乳汁不通、胎气不长等症。 5 草鱼:又称鲩鱼,有青鲩、白鲩两色,味甘性温,有平肝、祛风、活痹、截疟之功效。
古人认为,鲩鱼肉厚而松,治虚劳及风虚头痛,以其头蒸食尤良。 6 泥鳅: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气、清利小便、解毒收痔之功效。
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其滑涎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可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病后盗汗等症。
备注:鱼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 鱼肉中的维生素d、钙、磷,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
睡眠 睡眠应做到“早睡早起”,睡眠时头向西卧为好。深秋时节气候较寒冷,不宜终日闭户或夜间蒙头大睡,要养成勤开窗通风,夜间露头而睡的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呼吸疾患。
你好
秋季养生菜谱有很多,现给你易做的,希望对你有用:1.苦瓜炒肉丝
药膳配方:猪肉50克,苦瓜300克,调料适量。
制作方法:将猪肉切丝加黄酒、淀粉拌匀,入热油锅以旺火滑炒盛起;锅内留少许底油,投放切成条的苦瓜,加盐并倒进肉丝翻炒;最后加白糖、味精稍炒即成。
用法:随意食用。
食用功效:清热消暑,开胃祛湿,益脾补肾。适用于热病、赤眼、疮肿、痢疾。
2.绿豆红枣粥
药膳配方:绿豆100克、红枣15枚、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绿豆、红枣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煮至豆烂入红糖即成。
用法:随意食用。
食用功效:有清热解暑,健脾护肝的功效。适用于中暑、贫血、疲劳综合征、坏血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病症。3.香蕉绿豆粥
药膳配方:绿豆60克、香蕉2根
制作方法:先将香蕉除柄蒂再清洗干净,连香蕉皮切碎,故人家用果汁机中快速搅打,过滤取汁故人杯中备用。将绿豆淘净后,故人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离火,待凉,取绿豆汤汁,调入香蕉汁中,拌匀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分饮。
食用功效:有清热除烦,利尿降压的功效。适用于暑热症、厌食症、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病症。
4.枸杞山药汤
药膳配方:淮山药150克、枸杞25克、芡实50克、猪腰4只、生姜5片。
制作方法:将猪腰剖开,切去白膜,清水冲洗,除去尿味。淮山药、构把、芡实洗净与切好的猪腰一同放人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烫滚后,改慢火煲2小时,汤成即可。
用法:1日2次,早晚分服。
食用功效:补肾止带。适用于带下病,及带下赤白,质稍粘无臭,头昏目眩,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略数等症状。
本文只为分享,如有侵权,联系下方qq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