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没什么好方法的,主要就是平常要多锻炼,饮食要均衡,不要食太多的油炸类食品,戒掉烟酒等的不良习惯。多食一些水果、高纤维的蔬菜。经济条件允许的放建议购买一些保健品食用一下。还有一点重要的是,要经常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微笑多点一点人也长寿一点。
养生保健是一种综合的维持健康的行为。养生保健追求的不仅仅是长寿,更重要的是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活得更健康、快乐。养生保健的方法很多,主要是:饮食保健。营养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对身体物质代谢的科学规划,能够更好地实现人体内环境的平衡,从而使人更健康。更多内容可以参考《营养与健康》栏目起居规划。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健康长寿的前提。休息充分,生活会更健康、更快乐。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睡眠。很多人,特别是老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现象。这常令人烦躁不安,疲劳焦虑。 运动,包括推拿、按摩。揉摩耳廓 修心养性,包括情绪调节即使对于疾病,在治疗的同时,保健也不可忽视。在我看来,疾病要以调养为主。
这个问题我不时也有所思考,挺有意思的,在此浅谈一二。
我是专精汤药的师承类型中医,不是科班出身,平时接触的很多中医知识都属于秘传范畴,日常圈子交际中,难免会触碰到秘传是否外传的问题,渐渐的,我也略有些总结。
在汤药领域通常绝不轻传的有:
1、药材的独特效果认知。例如某些药材治疗腰颈椎间盘突出非常强效,增生的骨质都能迅速收缩回去,类似这种药物的认知掌握经验,是绝对不会轻易外传的。
2、药物的安全使用剂量。同样的药材,不同的剂量,效果差异有时候是非常大的,例如大黄这味药,用6g、30g、60g、500g分别是什么效果?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什么剂量?诸如此类,有些剂量的运用是用命换来的,所以这类经验是有一个内在心理分量的,没有第1条保密那么严格,有时候圈子之间交流会告知他人,但基本也限于一个比较窄的圈子。
3、配方。配方的保密层次实际上不算高,尤其是内科,患者就诊时,中医当场开方对方通常都能看到,这个时候自然是不保密的。不过其他时间场合,贸然问一个中医要方子,大部分时候人家是会拒绝的。曾经有个小伙伴根据武术中点穴解穴的资料,整理了一套药引的运用技巧,我很眼馋但不好意思不劳而获,一直不好开口讨要。后来小伙伴在某次交流的时候分享给了我,当时我也是分享了一套自己的对等技巧经验给他,算是投桃报李。在此不得不说一下市面上很令人憎恶的一种自以为是观念,很多人表面关心着中医发展发扬,指指点点的抨击中医不肯公开自己的秘方,不负责任的乱带帽子说中医狭隘落后。拜托,知识有价的基本道理懂不懂?对知识的基本尊重都没有,还想站上道德的制高点?!无私分享中医知识的人固然高尚,但不代表不愿意分享的人就卑劣吧?哪怕我自身,想要别人的中医知识也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等价交换,有些人感情分享的是别人的秘方所以就站着说话不腰疼,到底是谁狭隘卑劣?大家心里应该都是看得清的吧。
4、配方思路。配方思路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两个不同层级,狭义的通常保密程度偏低,广义的保密程度极高,差不多两个不同极端。例如感冒这个病症,主要病因就是肺气失宣,治疗思路即是宣肺清热解表。这种就是狭义的配方思路,基本上不会有人刻意保密。而广义性的配方思路则触及到了一定程度的哲学,再以感冒为例,感冒可以分成五种类型,但实质上可以用一个方子通治,即风寒风热感冒的治疗方子也可以是一样的,这种操作对普通中医知识是具有颠覆性的,违背了一直以来的中医常识。不过存在即是合理,这种配方简化糅合涉及到很多高深的中医思维认知,算是中医传承中最核心精髓的部分,是真正的不传之秘。
综上,大致就是这些,最基础(第1条)和最高级的知识点保密级别最高,中间的知识点开放性根据具体中医个体的性情差别不一,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公开的。
所谓的中医不传之秘,个人理解就是其独有的绝活。归纳总结了一下,有几个方面:
一,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这是公开的秘密,因为经典验方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方子,针对同样一位病人,张医生用了,就效若桴鼓;李医生用了,就效果不佳,原因就是药量使然,如同做菜,如鸡蛋炒西红柿,鸡蛋与西红柿的比例不同,其味道差别很大。
二,中医的引经药用之得当,往往会让药直达病所,提升疗效。
三,中医有句名言:治病要给病邪以出路,有的疑难杂症用外治法来治,效果不同凡响。
四,中医还有一个不传之秘,就是治疗疑难杂症要擅用虫类药,因为虫类在地球上起源早,与人同属血肉之躯,所以嘛,用之得当,效果显著。
五,就是中医一些整骨手法,看似疑难一些颈椎与胸腰椎疾病,只需要短则三五分钟,就让病人顿减痛苦了。
总之,独有的中医绝活民间很多,一招鲜,吃遍天嘛!
本文只为分享,如有侵权,联系下方qq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