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寒露”,民间谚语:“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什么意思?感谢邀请,今年的寒露是在公历10月8日,也就是国庆小长假结束后的第一天。寒露是天气从凉爽到寒冷过渡的一个节气,其意思是说在这个节气以后,气温要比白露时更低了,并且地面的露水更冷了,快要凝结成霜了。
古代的劳动人们还发现,在二十四节气的时候都要注重养生,而在民间也有很多和节气相关的养生谚语,比如在寒露时节,就有着“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的说法,那这句农谚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句农谚是比较好理解的,其字面意思是说在寒露以后就不能在打赤膊了;而到了寒露以后,就不能再打赤脚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到了白露以后,气温就要明显降低不少了,尤其是早晚的温差比较大,凉意比较明显。这个时候尽量不要穿着短衣短裤出门,或者是因为贪图凉爽而打赤膊。那样就和容易因为秋风的侵袭而感冒,特别是对于那些体质弱的人群,更是要注意早晚适时添加衣物。
前面也说了,到了寒露以后,气温要比白露更低了,这个时候是不再适合打赤脚,或者是穿凉鞋了。意思是说要提醒我们注意脚部的保暖,尤其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更是要把脚用被子盖起来,避免寒气从脚入。在民间有着“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找郎中”的老话,其实这一句和其意思差不多,因为我们的双脚离心脏最远,供血较弱,一旦足部受凉,是很容易造成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的。
明天“寒露”,民间谚语:“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什么意思?
今天寒露,这几天明显能感觉温度下降了很多,这几天沈阳的晚上都到了两三度,穿羽绒服都不过分了。老人常说“白露不漏身,寒露不漏脚”,就是告诉我们在白露和寒露以后,就要注意身体保暖。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白露不漏身:今年九月八号是白露,虽然现在很多人都不注重节气,但是在进入九月以后会明显感觉早晚变得凉快起来。白露不漏身其实就是告诉大家,在白露以后尽量不要穿短衣短袖出门,虽然白天还是很热,但是早晚温差大,有很多脾胃较虚的人在这个时候容易引发胃病,所以老祖宗就用白露不漏身来提醒大家注意身体保暖。
寒露不漏脚:昨天和朋友逛街,朋友穿了一条漏脚踝的裤子,到了下午气温下降以后,朋友调侃道是不是岁数大了感觉脚踝冷飕飕的。现在小姑娘普遍爱美,虽然天已冷,但是仍然要风度不要温度,所以很多小姑娘体寒就是因为过度要风度。老祖宗说寒露不漏脚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寒从脚入,心脏离脚最近,脚着凉了,对心脏的供血速度就减慢,便会造成免疫力低下等情况,所以我们在寒露以后就要从脚部保暖开始,在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白露以后很多地区晚上的温度会下降的很快,可能位于南方的朋友还感觉不到,但是在北方晚上开窗户睡觉都会被冻醒了,所以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要注意保暖,别在这个时候冻病得不偿失。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表示,处暑还会热,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在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节气,就不能赤膊露体了,会着凉受寒。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对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再加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常常伴发,冷空气刺激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心梗等后果。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冻。除此之外,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 早晚温差大就应该及时添加衣被,否则,极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患者,也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敏感。若防护不当,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爱美穿露脐装,寒气极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呕吐;天长日久,寒气逐渐积聚在小腹,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脚部分布着人体的6条重要经脉,并且脚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最为不畅。所以,有“寒从脚起,热从头散”的说法。研究证实,双脚受凉是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凶。因此,白露应注意脚的保暖,鞋袜宜宽松、舒适、吸汗。
本文只为分享,如有侵权,联系下方qq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