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节,做好4件事,不留病根,秋冬少生病,具体指什么?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节!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日子,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机会。
据万年历显示:2019年三伏天从年7月12日开始,到8月20日结束,共计40天。
“冬病夏治”,源于《内经》中提出的“春夏养阳”的养生法则。
夏天阳气盛,体内阴湿亦外泄,通过人为调和,增补阳气,散寒祛邪。
一旦,在夏季,体内有阴寒性疾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节!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日子,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机会。

据万年历显示:2019年三伏天从年7月12日开始,到8月20日结束,共计40天。

“冬病夏治”,源于《内经》中提出的“春夏养阳”的养生法则。

夏天阳气盛,体内阴湿亦外泄,通过人为调和,增补阳气,散寒祛邪。

一旦,在夏季,体内有阴寒性疾病,在冬季容易发病或加重。

若是能祛除体内寒邪,就可缓解或治愈冬季易发病,保护健康。

因此,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节。

过不好三伏,易落下病根儿

进入三伏天,持续高温、高热、高湿的天气,易出现中暑、心脑血管、心衰等疾病。

事实上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尤其是“贪凉”,危害巨大。

热在三伏,养在三伏,病也在三伏,此时,一定要注意保护身体健康。

三伏天,“冬病夏治”好时节,做好4件事,不留病根,秋冬少生病第一件:不贪凉这一点,尤为重要,虽然伏天炎热,但一定不要贪凉。

很多人,都是在伏天贪凉,给身体健康埋下了“病根”,导致秋冬多病。

1、少喝冷饮

冰爽的冷饮,绝对是三伏天最受欢迎的。

但是,一定要注意,少喝冷饮,不可贪恋冰冷食物。

一旦过度贪凉,易致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为疾病留下祸根。

2、空调温度别太低

三伏天,不能离开空调的陪伴,但是,空调温度不要太低。

一般情况下26°为宜,更不要直接对着空调吹,以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3、少洗冷水澡

到了伏天,很多人喜欢洗冷水澡,或者冷水浇身,这对于健康,十分不利。

洗冷水澡,易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危害心血管健康,甚至导致中风。

炎热的三伏天,温水澡,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件:以热“逼”寒毒三伏养生,最好的方法,就是以热制热的“热养”法。

以热“逼”寒毒,可为秋冬健康,打下很好的基础。

1、饮热茶,解暑、消渴

热茶,不仅可解暑消渴,还能够促进排汗散热,提高脾胃运化能力。

喝一杯热茶,才是真正的给人体解暑降温。

白鼓丁菊花茶,泡水喝,可清热解毒,下火消炎,是伏天不错的茶饮。

用白鼓丁、金银花、菊花、桂花,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饮即可。

白鼓丁,有清热、解毒、利尿之效。

用其泡水喝,可泻火除湿,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

并且,白鼓丁有“天然抗生素”之称,被中药界誉为清热解毒的“八大金刚之一”,可很好的去火消炎,预防伏天上火。

菊花,是清热解毒、下火的好帮手,可快速降火,与白鼓丁搭配,清热解毒效果加倍。

金银花,可疏热散邪、清解血毒,经常和菊花搭配使用。

桂花,性质温和,拥有独特的花香,可舒缓情绪,消除沮丧、缓和压力,帮助身体对抗“夏乏”。

这几种搭配在一起,在入伏后,泡上一杯,清热解暑,去火消炎,大有益处。

2、喝热汤,健脾开胃、防中暑

入伏后,天气炎热,人们容易食欲差,胃口不佳。

此时,需要健脾、开胃,喝点热汤,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之一。

五豆汤,可健脾、补肾、益肺、保肝、利气。

用赤豆、白豆、黑豆、绿豆、黄豆,搭配在一起,煮汤饮即可。

冬瓜,带皮煮汤饮,可消肿利尿、防止中暑,还可消热毒。

第三件:防暑湿热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暑多挟湿,三伏时节,暑湿热最重,此时,一定要做好预防。

1、热水泡脚

三伏天,湿气正盛,此时,用热水泡泡脚,可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

气温越来越高,而湿邪越来越重,定期泡脚,大有益处。

一方面能刺激经络,另一方面有助于祛除暑湿,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2、做菜加点“料”

夏季暑湿,用芳香化滞的方法,通过排汗之法来化湿,也是不错的方式。

一般选择胡椒、香菜、紫苏叶、萝卜、葱、姜等,辛温发汗的方法,进行排汗除湿。

所以,做菜的时候,不妨多加点这类芳香之物。

3、常按揉

揉阴陵泉穴,可排渗脾湿,健脾利水,通利三焦,快速驱除体内的脾湿。

稍微用些力点按此穴,再开始揉按,按摩5-10分钟左右。

揉委中穴,在双侧膝盖后方的凹陷处,可有效的帮助身体进行祛湿。

把手掌搓热,来回搓擦,间断按压穴位,以局部发热、酸胀为宜。

第四件:护阳气阳气之于人,就好比太阳之于自然。

自然界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人没有阳气就会减寿。

夏季自然界阳气最盛,人体生长、发展也到达顶峰,阳气消耗特别大。

因此,在炎热的三伏天,要着重护阳气。

1、保证良好的休息

养生常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阳气者,烦劳则张”。

所谓张,就是往外散,尤其是晚上,阳气应该内收,应该回归本位。

所以,不要熬夜,要注意保证睡眠,注意休息!

2、晒后背

古人云:“日为阳之精。”

日是阳的精华所在,后脊背正中间是督脉,总督全身阳气。

晒晒后背,是养阳护阳,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之一。

3、按揉气海穴,补气血

气海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

【位置】前部腹部的正中线,肚脐往下1.5寸,即两横指的位置。

【方法】按揉气海穴,或者用筷子、笔等,按压住穴位,来回旋转刺激穴位,每次3—5分钟,即可。

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
做好四件事秋冬不生病

一、固好阳气

少食冷饮

夏天多酷暑难耐,此时人们喜欢喝冷饮,吃寒凉食物,但这样做会损伤脾胃,消耗阳气。因此,夏天要少食冷饮、冰镇啤酒和瓜果,喝水以温开水为宜,以防止阳气受损。多吃温补食物如肉类食物,红枣、枸杞、当归等。

适当运动

夏天外界阳气最旺,这时多到户外活动,可以吸收自然界阳气精华,补充能量,调畅气血,养护阳气。但如果运动过度,就会导致大汗淋漓,这样也易损阳气。

保暖避寒

有些人一到夏天,就整天不离电风扇或空调。但过于贪凉,寒凉之气就会从人体皮肤、毛孔侵入人体,易伤肺卫之阳气,导致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细菌、病毒乘虚入侵。

二、晚睡前,热姜水泡脚,祛湿排毒

热水泡脚,也是很好的祛湿方式之一!泡脚可以「引气下行」,引导阳气到足底、助眠强身,也有发汗排湿气的作用。而晚睡前,用热姜水泡脚,效果更佳。

三、喝祛湿茶,排湿气

三伏天,多喝热茶,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把水运送到周身。用具有健脾祛湿之效的食材,搭配做成祛湿茶,每天泡水喝,有助于健脾祛湿。可以自己动手,做一杯蒲公英五方草茶,能够清热解暑、健脾祛湿。

取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苡仁0.7g、淡竹叶0.2g、五方草0.1g、槐花0.1g、芡实0.3g、绿茶0.2g,全部碾碎,做成茶包即可。

四、少吃宵夜+啤酒

三伏的夜晚,吃点宵夜,喝点啤酒,是很常见的,但是,宵夜吃太多,会增加脂肪肝风险,如果,再喝酒的话,还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影响心脏健康。

结语:睡好子午觉,“子时大睡,午时小憩”,有助于保护身体阳气,促进身体健康。

本文只为分享,如有侵权,联系下方qq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25日
下一篇 2023年10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28413864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