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于睡眠有何重要性

中国古代,讲究的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对古人来说,睡觉是一种享受,也是一门学问。明代陈继儒《珍珠船》说:“睡是眼之食,七日不眠,眼则枯。”古人的睡有时像行为艺术。唐宋的传奇人物陈抟(陈希夷)达到了睡的巅峰,有时一睡数年,正所谓“昏昏黑黑睡中天,无暑无寒也无年”。陈希夷后来因睡成仙。宋朝寇朝一曾经随陈希夷学睡,仅学一点

中国古代,讲究的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对古人来说,睡觉是一种享受,也是一门学问。明代陈继儒《珍珠船》说:“睡是眼之食,七日不眠,眼则枯。”古人的睡有时像行为艺术。唐宋的传奇人物陈抟(陈希夷)达到了睡的巅峰,有时一睡数年,正所谓“昏昏黑黑睡中天,无暑无寒也无年”。陈希夷后来因睡成仙。宋朝寇朝一曾经随陈希夷学睡,仅学一点皮毛,便已经出神人化。刘垂范访寇朝一,逢寇睡觉,鼾声回旋激荡,刘回来对人说:“寇先生睡中音乐,雄美可听,是用双门鼻孔吹奏的梦乡曲。”人问:“记谱没有?”刘以浓墨涂纸,说叫《混沌谱》。古人的睡眠让现代人看起来十分的羡慕。许多古人经常睡意蒙咙,不舍昼夜,随时就睡,想怎么睡怎么睡。《列子》记黄帝昼寝,梦游华胥国;诸葛亮睡足醒来,伸著懒腰吟诵:“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陶渊明说:“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睡觉的问题,古人有一套远在秦汉时期,人们就看出了睡觉对养生的重要性。1972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曾出土了一批汉简,其中有医书《十问》,就披露了时人对睡觉的认识:“一昔不卧,百日不复。”至于什么时间睡觉,如何睡觉这些问题,古人也是自有一套说法。中国养生家们有过不少有益的睡眠养生方法,简便易行而且卓有成效。子午觉就是睡眠养生法之一,其方法为:每天于子时(夜23—1时),午时(中午11-13时)两次入睡。因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极不平衡,此时静卧,可避免气血受损。古人将睡眠的时间规律总结为:“春夏宜早起,秋冬任宴眠,宴忌日出后,早忌鸡鸣前。”也就是说,在古人看来,上床的时间最晚不宜过夜半子时,即23点至次日凌晨1点。明代谢肇淛的《五杂俎》“事部”中还曾说过:“夜读书不可过子时”,“盖人当是时,诸血归心,一不得睡,则血耗而生病矣”。意思就是,读书的时间不能超过子时,如果熬夜读书的话将严重透支健康。另一方面,古人则崇尚“早起”。据宋代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记载,宋太宗保持着良好的睡眠习惯,“深夜就寝,五鼓而起”。但是这却苦了需要上早朝的臣僚们,他们起床时间必须比皇帝早,所以才有“朝臣待漏五更寒”的痛苦,这个时间段是现在的凌晨3点到5点。睡如弓,古人论睡姿至于睡姿,古人也是诸多讲究。清代李庆远《长生不老诀》提出“卧当如犬”,说:“犬之为物,其卧地也,恒侧其身,伸前足而蜷其后足,直起颈,如此则内脏舒伸,而百脉调匀,气血周行,可以无阻。气能周行则清,气清神安,神安则心定,如此入睡,魔不能扰,此其旨也。”李氏这席话,可说是“睡如弓”古训的诠释,要求人们睡眠时身体侧卧、弯背、屈膝、拱手、似儿居母腹状,令四肢百骸、皮肉筋骨处于充分的松驰,使精气内守,安然入眠。各种睡姿中,古人比较崇尚的就是侧卧。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提到:“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中国道家也同样崇尚这个观点,《道藏·混元经》中就有:“仰面伸足睡,恐失精,故宜侧曲。”身体侧向哪个方向也有讲究。古人认为,侧卧以向右为佳,有人甚至称这是“吉祥睡”。清代曹廷栋在《老老恒言》“安寝”条即称:“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气。”古人欲安眠,睡觉有忌讳为了能更舒服地睡觉,古人甚至对睡觉这件事还有着十大忌讳。(1)睡眠不可仰卧。古人说:“睡不厌蹴,觉不厌舒”,睡时宜侧身屈膝,则精力不散,醒时宜舒展活动,则气血流通。如果仰卧,则体直不舒,肌肉不能放松,且手易搭胸,多生噩梦,还会影响呼吸与心跳。(2)睡眠不可忧虑。睡时一定要专心安稳思睡,不可胡思乱想,古人说:“先睡心,后睡眼”。这是睡好的重要秘诀。如果睡下以后思前想后,甚至忧愁焦虑,这样不但会失眠,而且对身体的损害会比白天更大。(3)睡前不可动怒。《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凡情绪的重大变化都会引起气血的紊乱,以至于导致失眠,甚至疾病。所以睡前非但不可恼怒,还应防止任何情绪的过激。(4)睡前不可进食。临睡进食容易增加胃肠负担,既影响入睡,又伤害身体。如睡前感觉饥饿,饮食后也必须稍休息一会再睡。若夜卧以后,在床上进食,则对身体更为不利。(5)睡卧不可讲话。古人常说“食不言寝不语”,中医认为,肺为五脏华盖,主出声音。凡人卧下,肺即收敛,如果此时言语,则易耗肺气,这好像钟罄一样,不悬挂不能发声。另外,睡前说话也会让精神亢奋,思想活跃,从而影响入睡,导致失眠。(6)睡卧不可对灯火。睡卧时面对灯光,会使心情不能安定,不仅使人难以入睡,而且也易醒。(7)卧不可对火炉。如果睡觉时头对火炉,容易火气蒸犯,令人头重目赤或患痈肿疮疖,还会容易感冒。《琐碎录》说:“卧处不可以首近火,恐伤脑。”且由于温度过高,容易在人睡后将被撩开,反而着凉;或夜间起身,亦易受寒。(8)睡时不可张口。孙思邈说:“液卧常习闭口”,是保持元气的最好方法。张口呼吸有好多缺点,不仅不卫生,而且易使肺脏受冷空气的刺激,胃内也易进入凉气。(9)睡时不可掩面。脸被覆盖的话,会使人呼吸不畅,而且吸入自己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对于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因此“三叟歌”中有“下叟前致词,夜卧不覆首”之语。(10)卧处不可当风。人体在睡眠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风邪的侵袭比平常容易。陈抟老祖,主张以睡眠养生,他可是能够一眠数日,是位有名的睡仙。(网络图片)苏东坡睡眠八字,延年益寿诀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对睡眠也有很深的研究,他宣导一套独特的睡眠八字延年益寿诀,即姿势、按摩、定心、准时。(1)姿势,睡眠时用“右卧”、“屈左脚”,这种恰当姿势可避免压迫心脏或手臂按胸而引起恶梦。(2)按摩,睡前按摩脚底涌泉穴,左右各200次能迅速人睡。(3)定心入睡时放松身体,消除杂念,调息定心,自能安睡。(4)准时每天准时睡眠,准时起床,起床后用十指头搓梳头发200遍以醒脑提神,然后再搓两手,轻摩面部以健康美容。为了找到最舒服的方式促进睡眠,对于睡眠的朝向,古人也下了一番功夫。古代养生家不建议北首而卧,因为北方属水,阴中之阴位主冬主寒,恐北首而卧阴寒之气直伤人体元阳,损害元神之府。《千金要方·道林养性》即“头勿北卧,及墙北亦勿安床”;《老老恒言》“安寝”条也说,“首勿北卧,谓避地气。”《礼记·玉藻》提出“恒东首”即一年四季均面向东睡,据说是日出东方。但《呆隹心鉴》则提出:春、夏“首宜东”,秋、冬“首宜向西”。如果东西没有床,则“以南首为当”。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称:“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意思是,春夏两季,睡觉时宜头朝东,脚朝西;秋冬两季刚好相反,宜头朝西、脚向东。宋代蒲虔贯《保生要录》中也提到:“凡卧,自立春后至立秋前,欲东其首;自立秋之后至立春前,欲西其首。”总的来说,古人都比较推崇东西向的睡法。不管古人怎么睡,我们现代人也确实回不到那种时代背景中去了,只是古代流传下来一些养生之法,我们倒是可以略有借鉴,毕竟睡眠大事,从古至今都是重中之重。

本文只为分享,如有侵权,联系下方qq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25日
下一篇 2023年10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28413864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